《湖南日报》报道:“放心水”常流百姓家——耒阳市农村饮水保障民生答卷
2025-09-02 08:30:1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日报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25

聂沛 曾慧娟

一脉耒水,碧带蜿蜒,穿城而过,奔流不息;一座座现代化水厂,焕新升级,高效运转;一根根供水管网,跨岭越壑,纵横延展。清泉淌进千家万户,更沁入百姓心田,润泽了渴望,甜透了生活。

治国有常,利民为本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“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 这为抓实抓细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
去年以来,耒阳市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将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列为重点整治项目。一场以“高位推动、系统治理”为基调的供水革命,如春风吹拂耒阳大地,带来崭新气象!

高位推动,织就农村供水“保障网”

农村饮水安全,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,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民生大考。

耒阳市启动千吨万人水厂改造工程现场一瞥

耒阳市地处湖南省“衡邵干旱走廊”东段,农村地域广阔、村民居住分散,部分乡村受季节性缺水、供水管网老化漏损、用水高峰水压不足等问题困扰,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“揪心事”。
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今年4月,耒阳市委书记张润槐履新后,多次开展专题调研,系统部署农村饮水保障和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专项整治工作,要求深入排查问题隐患,全面彻底整改整治,加强日常监管,补齐短板弱项,实现长效长治。

耒阳市出台《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“突击战”工作方案》,组建工作专班,建立“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”工作机制,聚焦群众反映强烈、问题集中区域和薄弱环节,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,持续提升农村饮水保障水平。

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,坚持“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”,畅通“线上+线下”诉求反馈渠道,及时公布整治进展与成果,主动接受群众监督,推动构建“源头管控、过程监督、长效保障”全链条治理体系,全力监督保障群众喝上“放心水、满意水”。

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,从责任压实到监督护航,耒阳市以高位推动与系统谋划为抓手,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农村饮水“保障网”,为破解乡村饮水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源头掘进,打通稳定供水“生命线”

8月22日,耒阳市仁义镇王屋村村民王升虎在家大扫除时,清理出几个破旧水桶。它们静默无声,却诉说着昔日用水之艰。

耒阳市启动千吨万人水厂改造工程现场一瞥

“村里早就通了自来水,但秋冬常常闹水荒,大家又只得挑水喝。”王升虎感慨道。

2018年,王屋村建成阳乌水厂,水源为山泉水,覆盖村内1至11组及罗渡中心完小3600余人用水。可每到枯水季,水量骤减,水厂只能分时段供水,群众“守着水龙头没水用”。

“每天只在做饭时集中供水,水流还特别小。”那段日子,成了村民共同的心酸记忆。

水源不稳,生活品质大打折扣。村旁的舂陵水无法直饮,只能用于洗衣、灌溉。条件稍好的村民会在自家打井取水,条件一般的,就只能向有井邻里“借水”,挑水度日成为无奈日常。

“那时候,每天要去邻居家挑水,既不方便,又挺不好意思的。”村民王积华介绍,村民自家打的井,一般才10米深,取用的是地表水,水质差、水垢重,喝起来还有怪味。

“一定要找到稳定水源,让乡亲们喝水不再看天!”王屋村村“两委”下定决心,请来施工队尝试打横井取水,却接连几次遭遇溶洞,未能成功。

今年7月,事情迎来转机。村里将难题反映至工作专班后,市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,安排专人跟进,协调组织地质勘探人员实地勘察,最终确定了水源位置。

7月22日,一口直径200毫米、深270米的机井成功出水。经检测,水质达标,水量完全满足用水需求。这一刻,王屋村“靠天喝水”彻底成为历史。

从靠天喝水到稳定供水,耒阳农村饮水保障实现了根本性转变。截至目前,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.5%,幸福之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。

提质升级,筑牢优质供水“健康盾”

8月27日,哲桥水厂厂长邓冬华如常巡检管线。作为水厂“当家人”,同时也是当地社区干部,他深知肩上责任重大:“这里输出的不仅是水,更是健康和信任。”

哲桥水厂建于2012年,担负1镇6村2校近1.5万人的供水使命,滋养着一方百姓。

邓冬华接手水厂管理工作后,很快发现:管道老化、滤砂需换。而这,也是耒阳众多老水厂的共同问题。

一场水质提升“攻坚战”在耒阳打响。市纪委监委以“嵌入式”监督压实责任,推动市水利局出台《耒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》,从设计施工、运行维护、水质监测、应急保障等环节,全面规范管理;督促相关部门展开“地毯式”排查,建立问题台账,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,实行销号管理。

面对资金有限的困难,如何“花小钱办大事”成为关键。市水利局因地制宜,制定“一厂一策”整改方案,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去年以来,71座千人以上饮水工程全部优化升级消毒设备。今年8月,启动遥田水厂、哲桥水厂等10座千吨万人饮水工程的无阀滤池改造工程。通过升级净水设施,更换过滤石英砂、加装反冲洗装置等,有效去除水中杂质、微生物等,提升水质净化效率与稳定性。

今年以来,耒阳市已完成77处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升级,新增及改造农村供水管网45.3公里,94.2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。从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,耒阳市以抓铁有痕的韧劲、踏石留印的干劲,全面筑牢农村饮水安全防线,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、更见厚度。

(原载于9月2日《湖南日报》第7版)“放心水”常流百姓家-----湖南日报数字报刊

责编:徐霞

来源:湖南日报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